哈密瓜全套栽培技术--手把手教您如何种好哈密瓜

图说乡喜东莞一翔佚名2015年10月28日


摘要

海南南部沿海地区以其优越的气候条件,现已成为反季节哈密瓜规模化生产基地。本文总结了海南哈密瓜的栽培技术要点,并结合乡喜液体肥在海南哈密瓜上的示范经验,提出了基于乡喜液体肥的海南哈密瓜高效施肥方案,希望对广大哈密瓜种植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适植期和品种选择


1.1 适植期

每年的10月至翌年5月是海南的旱季,是种植哈密瓜最佳时期,可栽培两茬,即10月至翌年1月的秋冬茬和1~5月的冬春茬。

1.2 品种选择
哈密瓜品种繁多,目前海南省的主栽品种为西周密,一些相关企业也育有诸如帅蜜1号、佛罗1号等品种。订单种植的哈密瓜中也会有一些小瓜型品种,如金香玉等,其价格较高但产量偏低,所占比例很小。

2.jpg


2.种植技术


2.1 浸种催芽

浸种时,将种子放入55℃的温水中,并不断搅拌15min,让其自然冷却后再浸种46小时,然后洗净种子,进行催芽。催芽的适宜温度为28-30℃,待种子破胸露白即可。

2.2 播种

播种时先在育苗盘的孔穴内装营养土,压实,浇透水(此时如果营养土没有消毒还可用抗重茬剂消毒,浓度为叶面喷施的浓度),然后将拧嘴的种子平放在育苗盘的孔穴中间,覆一层营养土。

2.3 苗床管理

播种后适时浇水,注意温度控制,一般白天控温25℃~30℃,>30℃时需通风降温。晚上控制在10℃以上(温度计应放在苗的生长点附近)

2.4 定植

海南哈密瓜一般在十月初以后陆续开始移栽,大棚种植哈密瓜采用立架栽培,一般每亩种植1600株左右,株距40-45cm(品种不同略有差异)。移栽后浇透水,浇水时可加入适量生根产品,如腐殖酸类水溶肥等配合使用,待水下渗后覆土封穴。

2.5 缓苗 

定植后3~5进行缓苗,缓苗期间严格控制水分,以利于根系下扎,促进根系生长。 

2.6 通风 

海南的温度较高,大棚一般处于半开放状态,即大棚顶部覆膜,周围用防虫网围绕,这样有利于降温。遇阴雨天,刮风天气不予通风。棚温降到25℃时,闭棚以保持适宜温度。

2.7 哈密瓜立架式田间管理 

2.7.1 苗期蹲苗

苗期宜控水、控肥,蹲苗约20天左右,以促进根系生长和形成壮苗。

2.7.2 整枝打叉

一般采用单蔓整枝。主蔓不摘心,及时摘除下层茎节叶腋内生出的子蔓和触须。坐瓜节位一般选在14-16节,留瓜子蔓花后留1~2叶摘心,幼瓜坐稳后停止整枝。

2.7.3 吊蔓

哈密瓜在整枝后开始吊蔓,用下垂的绳子将瓜蔓吊在上部的钢丝上。在伸蔓期哈密瓜生长迅速,需及时将瓜蔓不断缠绕在绳子上,以保证其沿着吊绳向上生长。

2.7.4 授粉

在留瓜子蔓雌化开放后授粉,一般大面积栽培条件下,通过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坐瓜,也可利用人工进行授粉。

2.7.5 定瓜,及吊瓜

及时定瓜。幼瓜鸡蛋大时,选留1个果型好的瓜,其余全部摘除。瓜长到一定程度户大后,开始吊瓜,即用绳子将瓜蔓吊在上面的钢丝上,以缓解主蔓的承重,这时哈密瓜才真正坐住瓜。

2.7.6 肥水管理

哈密瓜生育期内的肥水管理,是哈密瓜田间管理的重中之重。农户一般根据植株的长势,生育阶段需肥特点以及土壤水分状况等,进行灌肥、浇水(施肥方案详见章节3)



3.施肥方案


东莞一翔液体肥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液体肥料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农化服务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的专业型农业技术公司。其旗下的乡喜品牌系列产品对哈密瓜的增产增收具有良好的效果。以下是乡喜液体肥应用于大棚小瓜型和西周密两种哈密瓜品种的施肥方案。


乡喜液体肥大棚哈密瓜滴灌施肥方案

一、底肥施肥方案

哈密瓜的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撒施有机肥800-1200kg,外加30-50kg的三元复合肥(15-15-15)作为基肥施用。施肥后均匀翻埋入耕层土壤。

二、追肥施肥方案

鍥剧墖3.png鍥剧墖4.png



乡喜产品特点:

0.png


4.病虫害防治


病虫防治尤其是病害防治是关系到作物施肥后能否丰收增产最为关键的环节。

4.1 病害:

哈密瓜主要病害有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病毒病、蔓枯病、细菌性叶斑病等。

4.1.1 细菌性角斑病

A.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瓜条。叶片受害,初为水渍状浅绿色后变淡褐色,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后期病斑呈灰白色,易穿孔。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白色粘液。茎及瓜条上的病斑初呈水渍状,近圆形,后呈淡灰色,病斑中部常产生裂纹,潮湿时产生菌脓。果实后期腐烂,有臭味。

鍥剧墖6.jpg

B.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施“天达2116”800倍液+“天达诺杀”1000倍液、新植霉素5000倍液、30%琥胶肥酸铜(DT杀菌剂)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600倍液、77%多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0%琥•乙磷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2%松脂酸铜(绿乳铜)乳油300倍液、冠菌铜、7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以上药剂可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


4.1.2 白粉病

A.症状: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可侵染叶片、叶柄和茎蔓。初期在叶面上形成白色小粉斑,多个病斑汇合成大型不规则斑,以后使叶面布满白粉,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随病害发展,病叶逐渐衰老枯死,有时可在坏死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子囊壳。叶柄和茎蔓染病,表面亦产生白色粉状霉斑,严重时病斑密布,组织早衰,死亡。

鍥剧墖7.png

B.防止方法:40%杜邦福星乳油5000~6000倍液,50%翠贝3000倍液,25%乙嘧酚悬浮剂1000倍液,4%朵麦可水乳剂1500倍液等喷雾,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4.1.3 哈密瓜病毒病

A.症状:哈密瓜病毒病以幼嫩新叶症状最为明显。叶片变小,皱缩,叶面泡状突起明显,凹凸不平;叶色浓淡不均出现碎绿花叶状。早发病的植株生长明显受抑制,矮小,结果少而小,畸形,风味差。

鍥剧墖8.png

B.防止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品种。

(2)播前种子消毒。10%磷酸三钠浸种15分钟,或70℃干热处理瓜种7天,以减少种子带毒。

(3)加强避蚜防蚜。

(4)结合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营养剂加入黑皂或肥皂以钝化毒源,提高植株活力,有助减轻发病。整个生育阶段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喷施4~5次。

(5)及早发现和拔除初发零星病株,并注意在整蔓等农事操作前后均应用肥皂水洗手,以减少汁液传毒。


4.1.4 蔓枯病:

A.症状:害瓜蔓、叶片,瓜蔓病部常裂开,表面密生小黑点,严重时病部溢出琥珀胶。初期病症多在蔓节部,现浅黄绿色油渍状斑,病部常分泌赤褐色胶状物,干后变成黑褐色块状物。后期病斑干枯凹陷,表面呈苍白色,易碎烂,其上生出黑色小粒点。平均气温18-25℃,土壤水分高,连作、排水不良以及西瓜长势较弱时发病较为严重。

鍥剧墖9.png

B.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1)、严格控制土壤水分,避免含水量过高。(2)、减少瓜菜伤口,降低病原菌侵染机率。(3)、发病时避免田间漫灌水。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使用25%凯润乳油1800倍或32.5%阿米妙收悬浮剂1500倍24%应得2000倍进行叶面喷施。施药次数视病情发生情况而定,一般2-3次,每隔3-4天1次。


4.1.5 细菌性叶斑病

A.症状:初期叶背叶脉附近出现水渍状病斑,病斑迅速扩大,连成一片,边缘有黄晕。

鍥剧墖9.png

B.防治方法:发病初期使用77%多宁500倍或3%中生菌素800倍叶面喷施2-3次,每4-5天一次。


4.2 虫害:

哈密瓜生长过程中,要注意预防的害虫有:蚜虫、烟粉虱、斜纹夜蛾、根结线虫等。防治害虫最有效的方法是用防虫网进行隔离,平时要勤检查,早防治。

蚜虫、烟粉虱: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10%蚜克乳油1000倍液,1%杀虫素2000倍液等交替喷雾。

斜纹夜蛾:10%除尽悬浮剂2500倍液,或15%杜邦安打4000倍液等喷雾。果实成熟前15天停止用药。

根结线虫:在播种或定植前根据药剂性质进行土壤处理,可选用1.8%虫螨克乳油乳油10-15L/hm2对水均匀施与苗床,或施与定植沟或定植穴再播种或定植。还可用98%-100%必速灭微粒剂75-120kg/hm2,均匀撒施或沟施于20cm表层土内,施药后立即覆土、洒水封闭或盖膜7-12天后,松土放气3-10天,再播种或定植。亦可用22.5-30kg/hm2的3%米乐尔颗粒剂均匀施与定植沟穴内。


免责声明:

1、本文是本网编辑或转载,感谢所有为本网提供相关文章的媒体和作者,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3、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不得转载。※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769-88282338-811



上一篇:乡喜液体肥举行升旗仪式迎国庆 下一篇:乡喜液体肥在内蒙古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增产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