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土壤健康,苗壮病少,稳产,高产?如何做到病害少风险小、产量高、品质优、成本低、效益好和环保安全?怎么科学施肥?哪个是好肥料?马铃薯对养分的吸收规律?
为了掌握悬浮液体肥料在设施栽培番茄上的施用效果,分析其应用市场前景,2014年10月-12月东莞一翔在浙江省嘉善县开展了大棚番茄施用乡喜悬浮液体肥料肥效试验工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3456,573448,pdf,20150819长期滴灌施肥对荔枝根系生长及土壤pH值变化的影响.pdf摘要:滴灌施肥技术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管理技术措施,由于其显著的节水、节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等特点和优点,已经越来越
3454,373948,pdf,20150819液体肥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pdf摘要: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是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之一,肥料的选择、施肥技术等与马铃薯产量和块茎品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据调查,受传统灌溉
3071,356734,pdf,滴施液体肥对甜玉米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pdf摘要滴灌施肥技术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管理技术措施之一,其技术要领是将水肥输送到作物的根区,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的根系分布情况,让水肥慢慢渗入根层
3069,385676,pdf,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丘陵山地区应用模式探析.pdf摘要以水肥耦合为基础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综合管理技术措施,也是作物生长最有效的调控措施之一,在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水、
番木瓜是具食用、药用和观赏的多用途热带、亚热带草本果树,目前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台湾、广西、福建、云南、四川等地,其果实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有机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素有“岭南果王”称号。我国传统的番木瓜栽培多以露地栽培为主,受土壤、气候、劳动力等因素影响明显,导致水、肥利用效率不高,产量低,生产效益难以发挥。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以水肥耦合为基础,在灌溉的同时将作物所需养分通过灌溉系统带入作物根区的一种灌溉施肥方式,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肥、省工、省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等特点和优点,能够在番木瓜生长的关键时刻满足其对水肥的需求,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Jeyakumar等研究认为,与传统
香蕉(Musaspp.)是热带亚热带最重要的水果之一,我国的香蕉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等省区,其中,广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60%。香蕉产量的改善和品质的提高受到香蕉品种、种植密度、土壤特性、气候条件、水肥供应状况等多因素的影响。随着水果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水果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传统的水肥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宜水果产业的发展,取而代之的是以水肥耦合效应为基础的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综合应用与管理技术措施。目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已开始在一些大型农场、农业企业应用并逐步体现出其显著的技术优势,但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还受到包括地形条件、人文因素、管理水平、配套产品、技术服务等多因素的制约。为此,本文主要以水肥
马铃薯是我国种植区域分布最广的一种作物,其主要种植区分布在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而近年来在广东等地的冬种马铃薯面积也在迅速扩大。氮是马铃薯生长中最为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氮的合理施用与否直接影响马铃薯叶片伸展、光合作用、块茎产量、干物质积累等。氮肥施用量的多少则是马铃薯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定范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增加,当施氮量超出这一范围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块茎产量变化不显著,而氮肥利用率呈下降趋势。当施用不同氮源时,由于氮肥本身化学组成上的区别,一方面会影响土壤的酸碱性,如长期集中施用铵态氮肥可能使耕作土壤酸性增强;另一方面会影响马铃薯叶片的化学组成发生变化。本试验
马铃薯是我国种植面积分布最广的作物。在马铃薯栽培中,以水肥耦合为基础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因其显著的节水、节肥、省工、高效等特点和优点,越来越被广大种植者所接受。据在广东冬种马铃薯种植区的调查,培土、盖稻草等栽培措施中,培土需耗费大量劳动力,在马铃薯生产成本中占较大比例,且因用工时间相对集中,常出现请工难等问题,导致用工荒现象;同时,在培土过程中也会对马铃薯叶片等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盖稻草则由于近年马铃薯播种期提前,此时当地的水稻尚未大面积收获,易出现稻草来源不足等问题。为此,考虑在生产中通过适当调整马铃薯的种植深度以减少培土次数等或许是一条较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