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技术,具有省肥、省水、省工、环保、高产、高效的突出优点。目前已在棉花、加工番茄、马铃薯、果树、大棚蔬菜等作物上大面积应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节水农业处多年来在全国各地举办技术培训和建立示范点,旨在我国快速推广这一水肥管理新技术。近年来,劳力价格提高、水资源短缺、肥料利用率低及环境污染问题都迫使人们越来越重视水肥一体化技术。根据笔者调查,目前推广面积较大的省份有新疆、内蒙、广东、广西、山东、江西、海南、北京等省市,而有的省份几乎是空白。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距?示范和培训工作的好坏是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水肥一体化是项新技术,搞好示范和培训是推广该技术的第一步。
果园滴灌正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对地下水污染的保护和产量的显著提高是滴灌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部分湿润土壤和控制水分向深层的渗漏显著提高了灌溉的效率。最近技术上的进步可以保证维持恒定的灌溉土壤体积,在此范围内,从灌溉点至湿润区边缘存在一个水势和养分梯度。由于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分别是土壤水势和养分浓度的函数,在任何给定的环境条件下,根系的某些部分一定存在最佳吸收速率。空气浓度梯度也同水势和养分一样。空气梯度的存在维持了高的水分有效性且不影响根系的通气。由于根系吸收水分、养分和氧气的相对能力,滴灌下整个根系的功能比常规灌溉的根系可以更有效发挥。生理性的根系限制效应通过频繁的分支诱导出大量的细根。
滴灌系统要想良好工作,滴灌管的滴头必须出水均匀,均匀度至少要控制在90%以上。一切的设计措施都是围绕出水均匀这个目的来进行的。所以,过滤防堵塞在滴灌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滴灌系统的失败都是因为滴头堵塞
(华南农业大学张承林教授2014年在江苏常熟召开的《中国蔬菜产业大会》上的发言,根据录音整理)华南农业大学张承林教授做水肥一体化技术及水溶肥料在蔬菜上的应用报告。
广东省的地形主要为丘陵山地和沿海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冲积平原。该地区总体降雨丰沛,但季节分布及区域分布极不平衡,主要种植热带亚热带作物。由于该地区的独特地形、土壤、气候及作物,形成了多种水肥一体化的模式。
很多用户知道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好处,迫切想了解这套技术的成本。成功应用的用户出于技术独享的原因,常常不会告知别人真实的价格。在各种培训和咨询中,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如果我搞滴灌要多少钱一亩?”。我常常以买
采用滴灌施肥技术栽培马铃薯,可以省工、省水、省肥、高产、高效、减少烂种、减少田间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是马铃薯栽培中的一项明星技术。其栽培要点如下: 1、整地:畦宽1.2米,沟宽0.3米,畦高0.25米,畦顶宽0.5-0.6米。
广东省沿海地区冬种马铃薯已发展到一定规模,仅惠东县面积已接近10万亩。高产优质的马铃薯与合理的水肥管理有密切关系。为了追求高产,多数种植户的惯用做法是过量施肥,肥料种类多,追肥次数多。如将施肥人工计算在内,目
滴灌系统要发挥正常效果,一要正确设计,二要科学管理。滴灌系统应用中的常见问题有1、出水不均匀。2、滴头堵塞。3、肥料淋失。